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网>学校要闻>详细内容

“辉煌十一五 迈向新时期”系列报道——回眸“十一五”:建设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贴近生产一线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

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 作者:朱汝群 编审: 发布时间:2011-03-21 浏览次数: 【字体:

“十一五”期间,学院实训条件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新建、改建、扩建了一大批实训教学场所,大幅增加了校内实验实训室的面积,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总建筑面积达到71694平方米,基本满足了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学院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有重点地建成了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等一批具有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五位一体”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新增教学设备总值7617万元,目前总值达10500万元,使校内实训基地数量达到16个,总工位数达7324个,开展教学实验实训项目达2200多项。学院还建成了一批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功能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基础训练、专项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生产实训以及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增加了合作企业的数量,合作企业接收了大量的学生实习及就业,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大幅提高。
期间,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养基地”、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广西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物流综合实训基地、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实训基地、环境与工业分析检测实训基地、纺织服装技术实训基地、模具技术实训基地、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实训基地和财经一体化实训基地成为了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彰显了学院的办学特色。校内实训基地的整体实力在区域内同类院校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处于先进行列。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充分利用柳州“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中国西部工业重镇”的区位优势,根据实践教学的“职业性、技术性、针对性、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个性化要求,遵循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在场地、资金、设备、技术上的优势和不足,从企业需求出发,找准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的合作点,开拓思路,探索并实践了多种建设方式,实现实训基地建设方式的多样化。
通过“植入式工作站” 、“厂中校” 、“校中厂” 及“企业托管”等多种方式建立的实训基地,有效发挥了学院面向第二产业为主的专业开展生产性实训的优势,使学院获得企业大量的技术改造、产品维修、产品加工、员工培训等项目,使实训基地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解决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及真实教学项目来源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实训基地的工位与实训项目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求,学生在各专业实训基地进行专业技能大赛的模拟与训练,练就了学生娴熟的职业技能。
学院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解决了学生批量的、稳定的专业顶岗实习问题,能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有效地、按步骤地在校外实训基地实施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训教学,使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延伸到企业,学生在企业中真正扮演职业人角色,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了技能。
在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学院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桥梁作用,邀请当地知名企业参与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在实训基地中根据“教学与生产管理合一”的要求,实行“产学互动,以产促学”运行模式。
为了确保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在建设过程中认真执行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的系部、学院、教育局三级论证程序,并且制订完善了相关制度、流程及考核制度。 “5S”管理的引进,丰富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基地得到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等方面的熏陶,协调开展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完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措施、引进“5S”,实现基地“教学与生产管理合一”,为“产学互动,以产促学”创造了良好的育人与创收环境;实现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从“输血”式消耗性实训教学逐步向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实训教学成功转型,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的经验。(文/蒋玉梅)

机电工程系实训基地——车间教室一体化

电子电气工程系实训基地

汽车与环境工程系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汽车维修实践

经济管理系学生在练习物流叉车驾驶技术

十一五学院实验实训建设情况表

相关信息